Warning:文長慎入

 

# 在巴黎的第二學期:

    先來說說巴黎這個時尚之都,巴黎是個只要遊客來歐洲旅遊幾乎都必填的第一首選,有悠久的歷史古蹟也有各種令人印象深刻的世界著名景點:艾菲爾鐵塔、凱旋門、羅浮宮、凡爾賽宮,甚至巴黎迪士尼,光是這些遊客就可以擠翻天,再加上奢侈品原產地、比退稅價格更低的藥妝,怎麼能讓人不愛?除了這些,美食與米其林餐廳也是數一數二的多,甜點更是精緻的沒話說,點了一杯咖啡漫步在塞納河畔曬著溫暖但不刺眼的陽光,這是最棒的午後享受。這些聽起來應該都是大家腦海中的巴黎,但當你身為一個居民時,很多事情都會不一樣了。一進地鐵就是濃厚的刺鼻味、兩旁都是蜷縮的遊民、在地鐵上永遠不得安寧,乞討的也好、拿音響上來唱歌的也好,傳教的也好,甚至連搶錢逃跑的也有、在路上黑人白人黃種人都投與異樣眼光、景點永遠都是滿滿的觀光客連路過都覺得麻煩、物價是台灣的兩倍多很多東西都買不下手、米其林餐廳多但你也沒辦法天天吃餐廳只好扛著大包小包從家樂福困苦的走回家、不管辦什麼手續都很繁瑣不是他的職權問他也得不到答案、甚至他人惡言相向說一句:「Pas de Anglais.(no English)」你也只能無言以對然後用法文接下去,也許你會覺得這是住在那邊必須習慣的,的確,最後我也都習慣了甚至慢慢愛上這個把Arrogant內化的城市,但對於那些不會法文又初到異地的學生來講,這會是最大又最不友善的挑戰。(我只是舉一些例子而已)

    每次說自己住在巴黎其實都有點小慚愧,我所居住的地方不是在巴黎市中心,而是Boulogne Billancourt,位於9號線的底站,距離地鐵站還得走15分鐘的路程,周遭雖然稱不上什麼都有,但大致上是餓不死。要去學校的路程,最方便的就是35-40分鐘on foot,因為不管是搭公車或是地鐵都只會花更久的時間。巴黎的ESSCA校區很小,只有一棟建築物(目前正在蓋隔壁棟),在地鐵10號線的底站,依偎在塞納河邊,邊上課就可以從窗外看見塞納河畔的風景,夜晚時特別美麗。而ESSCA校區也有依照專業分,在昂熱主要是:管理,在巴黎就變成經濟專業了,因此這學期我修了:French、Digital Society、Competition And Marketing Strategy、Economic Theory and Globalization、Europe and China Politics and Economy Relation.這學期的課整體來說比上學期的輕鬆,因為都是紙上談兵居多,雖然報告作業份量變得稍重一些,但由於老師都是外聘的緣故,大學部的課都集中在三、四、五三天,因此,自由時間變的很多,外加身處於巴黎這個交通方便的大城市,當然二話不說有空就出國啦,所以第二學期我去國外的頻率變的很高。

    在巴黎的這一個學期,其實並沒有像昂熱那樣感受到家的溫暖,因為巴黎太大、太神秘,就算走過再多的大街小巷、看過再多的風景與人情,仍然覺得自己像是過客一樣,總有一天會離開這個充滿謎的城市。有人說:「巴黎很浪漫!」,我說:「我從來不用浪漫形容,因為太膚淺,巴黎的迷人是因為他散發出無法形容的氣氛。」;有人說:「巴黎很危險!」,我說:「也許危險吧,但那正是巴黎自由的代表。」;有人說:「巴黎超美。」,我說:「毫無疑問地,很美。」

P1320593.JPG

(附上巴黎地標之一:艾菲爾鐵塔)

 

# 最後一個暑假:

    在法國的第二個學期結束的很快,時間總是在旅遊跟念書趕報告之間流逝,不知不覺到了該離開的時候,整理了東西、拖著行李箱,在考完期末考的隔天就搭上火車前往義大利,開始我為期55天的流浪旅程。

    這一次的旅程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了許多自己旅遊的經驗,從頭到尾就打定主意要自己走完,並且採取毫無計畫的模式,每個城市指定好交通跟住宿,景點就是前一天再查隔天出發,重要的是,我想要在途中認識各式各樣的人,不想要錯過任何一刻有可能與他人交流的機會,也想要盡可能地讓旅途多采多姿。這55天,我遇見了新朋友也拜訪了交換時的舊朋友,走了曾經聽過很想造訪的許多景點,也誤打誤撞地去了很多根本連自己都沒聽過的小地方。在這55天中,為了省錢,除了飛希臘以外我主要是用客運來交通,曾經也搭夜車或是連續坐了10個小時的客運,並且住在各式各樣的Hostel裡面,早餐都買麵包撐好幾天,到了每個城市都是靠雙腳走遍城市的每個角落,但當然很多該體驗的不能少,在旅程中我也曾搭著遊艇環義大利卡布里島、曾搭著小船低身進入藍洞一探究竟、曾搭著毛驢爬上小山坡、曾坐在五漁村的礁岩海岸看著海浪近了又退、曾登上梵諦岡教堂看上帝如何擁抱這塊大地、曾沿著湖邊漫步在森林裡、曾泡在古老露天浴池裡面做SPA、曾每晚喝著不同品牌的當地啤酒、曾漫步在號稱最浪漫的古城小巷間聽著鐘響、曾看著超清澈的湖泊倒映著山水的每個細節、曾看著全世界最美的夕陽在我眼前消失、曾摸著柏林圍牆走在歷史的第一線、曾在全歐洲最古老的遊樂園看著12點的煙火…好多好多,數不清的特別經驗,每次置身當中就覺得自己怎麼會如此幸運,但當然旅途中很多很爛很瞎的事情也都遇過,也因為這不長也不短55天,生活上的能耐也增長了不少。在這旅途中也遇到了數不清的人,好多的生命故事與臉孔在我腦海中像跑馬燈一樣一直忘不掉,如果要整理會花太多的時間來咀嚼,哪天哪個時刻想起某張臉時,我會慶幸自己曾經聽過這段故事吧。(旅行細項就不打了)

    55天過完後,我回到了巴黎,在國慶前回去了昂熱,兩天一夜只為了關銀行帳戶,但也因為這兩天一夜,我又再次細細回味了這個家,更看了讓人最感動的國慶煙火,但沒想到隔天卻發生了很大的災難,讓心情Down到了極點。只是這也是法國人堅強的地方吧,不會因為受傷害就一蹶不振,而是更加勇敢的過好原本的生活,強調:我們不害怕。

    接著便開始了與姑姑的15天倫敦巴黎之旅,這大概是那55天流浪之後的恩典吧,難得覺得自己在歐洲好好享受,說到倫敦跟巴黎這兩個大家常常比較的城市,我想我還是會比較喜歡巴黎吧,縱使倫敦對我來說是新鮮的、友善的,我仍然對巴黎的熱情與活力念念不忘。而後段回到巴黎的日子,我有點像是在回味這一學期去過的所有地方一樣,想要再次讓所有的景色烙印在自己的腦海中。

20160701 Denmark Copenhagen.JPG

(隨興附上丹麥哥本哈根一照)

 

# 即將返台:

    在長期的旅遊之後,終於我要離開歐洲回到亞洲的懷抱,特別安排自己去香港找朋友順便調一下時差再回國,但沒想到就在我托著大包小包終於到了機場之後,發現機場整個大爆滿,好不容易等到我能夠check in時,他卻冷靜的告訴我:「你的飛機滿了哦。」,瞬間我腦子空白了,明明有劃位的機票怎麼會沒位子?結論是法航自己桶的樓子卻要我們遊客名正言順地接受,因為前兩天的罷工所以所有乘客延後搭乘班機,演變成我們少數人沒有機位,因此當天我就在機場站了4個小時等到了晚上12:00整才有了結果,他一樣告訴我:「你的機位沒了,請問你要改搭哪班班機?」商討了許久,最後我得到的賠償是:明天一早飛荷蘭轉機、600歐賠償金、一晚商旅住宿,當下其實蠻不滿意的,因為他們態度也很差,事後想想反正我也沒在趕時間,其實這個賠償還不錯?

    隔天,過了13個小時我終於抵達了香港,回到亞洲只有一個感覺:「熱!」,好可怕的溫度跟濕度還有太陽,跟歐洲完全不同的氣氛,雖然這裡不是台灣,但是卻已經感受到了近鄉情怯,甚至還開始水土不服,因為亞洲的食物對窮食已久的我實在太重口味了,害我上吐下瀉好幾天…(在此就不細寫香港)

    對於近鄉情怯的感受大概是從前往巴黎戴高樂機場的那天開始,莫名地在接駁公車上抓住行李的手開始顫抖,莫名地顫抖,我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麼,明明是回家,卻比去異地更害怕,也許是怕回到熟悉的環境我沒有變環境卻變了;又或者是相反,回到台灣,環境沒變我卻變了,不管是哪一個,對我來說都比從零開始更難,就好像是要重新接軌一樣,要磨的東西感覺比要進入新環境更多。

IMG_20160808_171902501.jpg

(附上香港海洋公園~)

 

# 到家之後:

    意外的,回到台灣之後並沒有原本想像的任何一種情境出現,反倒是好像我從來沒有離開過一樣,只是睡了一覺又醒來,其實我並沒有去過歐洲,這種感覺很微妙,我卻不知道該如何形容,也許一年真的不夠,不夠讓自己馬上體會到「改變」有多少,但是在細微之間仍然可以想起這一年的點點滴滴,像是:很難得走在路上身旁所有的話都聽得懂、一年沒騎車騎個時速30就可以嚇死自己、天空怎麼6點就開始全黑了、都晚上10點了怎麼路上還燈火通明、半夜肚子餓原來外面就有東西可以買、怎麼什麼東西在自己腦海中都想著要換匯(都台幣了是要換到哪去…)、為什麼到處都是螞蟻跟蟑螂(歐洲蟲真的很少)…通常在生活的步調中,會難得想起當時自己在歐洲是怎麼做的,在與朋友相處的過程當中,會談起一些難得的經驗,只是能說的太多,總是不知道從何說起罷了。

IMAG2579.jpg

(ㄝ....我爽附圖就附啦...)

 

# 總結:

    由於心得對我來說定義真的太空泛,所以我簡略的打了這一年我所經歷的事情,還是一句話:「很充實、多采多姿的一年。」,再多的文字都沒辦法描述出我自身的感受,因為很多事情不是紙筆可以記錄下來的,必須你親自走過一遭才會有屬於自己的東西,這比看我經歷了什麼更實際。

    這一年,我長期居住了法國的兩個城市Paris和Angers,體驗了首都跟小城市的差別。我也旅遊了16個歐洲國家加一個亞洲國家,將近90個大大小小的城市和鄉村,看了不同的文化與人、吃喝了不同國家的食物跟酒、跟超過50個陌生人有超過10分鐘的談話,我沒辦法詳細記錄了我到底得到了哪些東西,但是我很滿足,因為我所經歷的有一天我總會用到,有一天我總會感謝自己當初的大膽跟努力。

    硬是要說我這一年內學到了哪些東西,我只會說一個最重要的就是:學會自己一個人,在台灣時我很討厭一個人,感覺自己像是被拋下的,但是當我在歐洲時,我喜歡自己一個人,當然有人的陪伴很好,只是「獨立」可以帶給自己更多的寶藏跟收穫,我學會一個人住、一個人過生活、一個人去餐廳吃飯、一個人走遍歐洲,我很喜歡一句話:「一個人的旅行,卻永遠不是一個人。」,正因為你是自己一個人,才不會拘泥於要待在舊有的團體,而是可以跟路上任何一個人交談、可以找到跟自己相近的人、可以了解更多當地的特別文化而不受他人影響,我喜歡自己一個人,我更喜歡因為我一個人所以可以認識更多人。

    還有什麼好奇的嗎?動起來,走出熟悉的環境吧! 

 

延伸閱讀:

【寫】這一年我在幹嘛 / What dud I do during 1 year / Part 1

【寫】交換學生經驗分享|人生第一筆偽講師費


arrow
arrow

    Michelle 法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