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附上哀怨照片。

IMG20170914113352.jpg

今天因緣際會下我去到大一的課堂:自我探索與生涯規劃,原先期待就是高中的輔導課吧,寫寫測驗、講講夢想,然後茫茫然的繼續到了大一下的那樣,但我沒想到,以碩一的身分回去時,我看見的是當初的自己、現在的自己、自己期望未來的自己。

一開始進到這間教室,想裝個小大一,殊不知太多雜事要處理,一看就知道不是大一新生。但剛開始上課的氣氛,我覺得這個班很特別,才開學三天卻像已經到了學期末,超級活潑的一個班級,回想當初大一的班上,連誰要講話都可以沉默不以,更何況老師點名時別人的瞎起轟,太特別了。

         如同其他課程,一開始上課便詢問修課動機,很多學生回答的都很表層,我想:也許他們沒想過、也許只是想拿學分、也許真的是不想講得太露骨,但回想起大一的自己,當初修課時有想過課程內容嗎?什麼都不懂的自己不就是別人給什麼我就拿什麼嗎?站在大一新生的角度來看大學生活,我不知道自己擁有什麼、也不知道這時的自己想要什麼。但是反觀到這次自己的開學,身為碩一的自己,看著學校一頁一頁介紹校內資源,第一件事卻是做筆記看看有什麼自己能夠運用的,想好好把握多充實自己,然後拼命把免費的項目記起來,巴不得趕快讓學費回本。

        看著大一小朋友,有個衝動是想讓他們知道,從大學開始,未來就是自己的,因為已經沒有所謂「該走的路」或是「大家都這樣走」的這件事,每個人的人生都在這個階段開始不一樣,必須開始學會自己掌握人生。且當老師在問問題時,看著簡報上的問題我也在問自己,身為大一的他們茫然於他們的大學生活、他們的未來;身為碩一的我其實也同樣茫然,縱使我知道該為自己的未來負責,該為未來鋪路,但我真的知道未來要往哪走嗎?

        中間有個活動式「認識生涯夥伴」,我與大四的幾個學妹同組,回想當初我們進心理系大多數是誤打誤撞、少部分也是有興趣,看看今天大一新生的理由,都是「有興趣」,但我想如果深入去問是對哪個專業有興趣,可能也說不出所以然吧。回想起大四回學校的那段時間,去找玉靜聊天時,他說:「想當初,大一開學時,你們每個人都對心理學充滿興趣,提到心理學眼睛都會發亮,現在到了大四,眼神都已經黯淡了。」也許是該想想,在下定決心做很多事情時,我們充滿幹勁與期待,但是當衝動、熱忱被磨盡的時候,剩下的會是什麼?現在在我身上的,剩下的又是什麼?是責任?是回不去的路?是現實的逼迫?

        課程中,有一句話讓我很感動,老師說:「原因就只是一個原因,不要畫地自限。」當初我會進心理系,除了另外兩個系的白痴事件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他的分數是三者最高的,其實我根本不知道心理系在幹嘛。而我進心理系時,學測成績只是門檻,但最後每學期的成績卻都出乎意料。如果當初,我因為定義自己是門檻而覺得自己很差、沒有可能性,我想我的大學生涯肯定就是平淡無奇的吧。

        後來,在進行進一步的生涯探討時,我們討論了:困難、夢想、期盼。我發現,在談夢想時,人們總是沒有自信,就像是在癡人說夢,自己都會不好意思的笑。而在談困擾時,實際又哀怨,非常的真實。最後在談期望時,眼神時看向很遠的地方的,雖然就像是個碰不到的邊,但是卻有種送上最誠摯的祝福自己,希望自己有朝一日成為很棒的人。我想,這些問題比起自我介紹的問題更容易認識一個人,同時也可以引出更多的話題讓彼此交流,認識別人的同時也能夠更認識自己,有可能自己成為別人的資源,也可能別人成為自己的老師。

        生涯,就是一段生命歷程,每一個極小的選擇都影響我們的人生,最後階段閉眼在思索自己的十年後時,我想像自己是站在一個很高的落地窗前欣賞這個世界,每一個駐足時身旁穿梭的都是不同的人;每一個駐足時看到的都是不同的風景。我不知道大一時我的想像會是什麼,也不知道當大一時我就算聚精會神看著課堂上的影片我能夠想到什麼,但不管如何,今天的我坐在教室,我覺得我上了一堂很棒的課,從老師的問題再次回觀自己;從大一的小學弟妹們反觀自己現在的樣子,也回憶當初自己的懵懂,同時,也期盼他們真的能因為這堂課、這個老師,在大學生活中,能夠有些不一樣。

        懷著一個小夢想進入這間教室,聽了一堂課決定放棄這個小夢想,但是在我心中埋下的是對碩士班這兩年的想像,在生活中忙碌想要獲得很多刺激的同時,我想我也該緩緩腳步留點時間給自己,在吸收很多刺激的同時也該與自己對話,再次咀嚼這些大事小事,讓他成為真正的養分。

 

        才開學第四天,我已經覺得自己快死亡了,忙不完的事情,堆積一學期的文獻loading,奔波的日子,草率的生活,什麼時候再去喝杯酒 (

 

20170922 Michelle in Taipei Taiwan


arrow
arrow

    Michelle 法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