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350885.JPG

其實巴塞隆納的照片很多,尤其是建築物跟風景的照片絕對不少,但是,

想要讓文章多點溫度、讓回憶多點笑聲,所以我選擇放了這張在桂爾公園請別人拍照被亂入的照片,

這張照片是一群來西班牙玩的德國叔叔阿姨拍的,拍完德國叔叔還特別跑回來跟我說:

就跟別人說這個德國人怪怪的!」 但其實我不排斥跟陌生人照相,尤其在這裡

-

去完一趟巴塞隆納,老實說我不後悔西班牙我只選了這個地方,因為他也扎實的讓我感受到不同,

這短短的4天半,感受到巴塞隆納的用心、熱情、特別、迷人、歷史、重要、難忘。

如果要寫遊記的話,可能又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但有些感受我真的很急著想要打下來,

怕久了就忘了;多了就淡了,雖然明天就是期末考了,但爽啦,我就是想要把文章打完。

接下來會分為幾個小部分來打我的感受,因為總是一個刺激一個回應麻。

-  深談之前先放上相關文章。

 西班牙相關文章:

【Es】Barcelona 西班牙巴塞隆納|五天四夜完整行程景點報你知

【Es】Barcelona 西班牙巴塞隆納|無法一語道盡的旅行《一》

【Es】Barcelona 西班牙巴塞隆納|無法一語道盡的旅行《二》

【Es】Barcelona 西班牙巴塞隆納|無法一語道盡的旅行《二》

【Es】Barcelona 西班牙巴塞隆納|無法一語道盡的旅行《四》

-

#關於運氣

看到我打卡的人,你們絕對不會相信我是在巴塞隆納,一年下雨也不過10天我遇到4天

當與自己期待不同時就會開始堵氣,覺得自己怎麼這麼雖,到哪都下雨,

不誇張,我現在去過的每個國家,認真一定會碰到雨天,快點哪裡缺水快找我去!

當我已經邊走邊念氣兩天之後,一個瞬間我又通了,因為,我好像曾經對上帝說過什麼 ....

我說:「主啊,我出國,要的就是與別人不同的感受,我要看見別人沒看見的,經歷特別的。

至今,不論好壞,的確很特別,的確很不同,不會下雨的都下雨了,不會下雪的也下雪了。

既然堵氣是一天,轉念也是一天,那覺得自己超級雖,為什麼不轉念是自己超級幸運?

在生氣地走動時,在刷著別人instagram然後想著他看見最美風景、走了哪些地方,然後我不知道有沒有機會時,

我告訴自己:

「不要看著別人來懷疑自己有多少沒做到:而是看著自己來肯定已經做到了多少。」

記得好久以前發的一張圖,拿著自己的地圖走自己的路,就算土地是同一塊又如何?你有你的路。

跟別人比較永遠是比不完的,反過來肯定自己做到了哪些,期許自己要更加做到多少,這才是有用的。

 

#關於習慣2

記得前幾篇就PO了關於習慣,那是習慣中西差異,習慣法國的生活與步調,

但是,去了一個不同的國家,我才體會到這樣的習慣是存在著怎麼樣的差異,

離開法國,物價瞬間價低,記得那頓與朋友吃的晚餐,我PO文說兩人吃了24歐吧,大聲嚷著:「超便宜!」

結果下面有人換算成台幣說超貴.... 這時我才意識到,原來習慣的不只是生活,還有數字。

不只是食物,連各種衣服啊紀念品啊全部都比西歐便宜,我能說的已經不多了,因為真的已傻眼哈哈。

還記得前幾天跟朋友說,我已經喪失台幣的比價功能,才待不到一年我已經忘記台幣怎麼樣算貴怎麼樣算便宜了。

想當初來這裡連找歐元都要算很久,現在開始幻想著:會不會回台灣之後要付錢時我也要算很久了?

 

#關於隱藏

其實這部分我主要想講的有兩點,一個是先入為主;一個是隱藏。

走在路上,其實看到亞洲臉孔不外乎第一個感受都是他是「大陸人」講「中文」,我想對方看到我也是同感,

但是在Hostel好多次的經驗都告訴我,所有我認為會講中文的人都不會講中文,真的。

我遇見了:新加坡人、亞裔英國人、移民加拿大台灣人、亞裔美國人,他們全都不會講中文。

或是我遇見了:日本人、越南人、韓國人、印尼人、印度人,還有其他亞洲臉孔,他們也都不會講中文,

所以現在在路上我遇到不管西方面孔或是東方面孔,我第一次開口絕對都是講英文,除非對方先跟我講中文,

相反的,其實站在我跟我許多朋友的立場,不知道為什麼,我們都很討厭有人一看到我們就講中文,

也很討厭被認成會講中文的人,其實我不知道這個排斥從哪裡來,真的不知道,當對方銃著你第一句就講中文時,

老實說心中第一個感受是:被歧視、被標籤、被歸類、被定義、被簡單化、被..... 我不知道,總之不是滋味,但我也不確定是甚麼情緒。

舉個巴塞隆納個例子呼應文章,在美術館前我請一對大陸情侶掰照,之所以知道是因為我聽見他們說話,但我用英文請女方幫我拍照,

他因為我開口是英文,所以他用英文倒數、跟我對話,後來我說完Thank you, have a nice day, 她男友對我說:對不起能順便幫我們拍照嗎?

我真的不是故意但我下意識:裝傻、裝聽不懂中文,他楞了一下之後,瞬間改英文,我就Oh, yep, ok sure. 

我知道男方傻眼,但其實我自己內心也有小傻眼是:為何我要裝聽不懂,但我爽,就是想裝做不會講中文啦怎樣。

關於先入為主,我已經學習挪除,但關於隱藏跟排斥,我不知道是源自於討厭被歸類,還是我就是不想要做一個會想中文的人lol

 

#關於學習

其實旅遊,真的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這是我在巴塞隆納靜下心後反思這好幾個月來的旅程,才肯定的,

在前幾個月瘋狂旅遊當中,老實說我也是在學習,但是我從來不敢肯定自己:正在學習、真的有學到,

但是這次,看著巴塞隆納的建築、仔細聽著導覽,我才肯定自己:我的確學到了我不知道的東西,

旅遊,你接觸到的東西太多了,不管是人、建築、文化、食物、交通、語言,每個都不同、每個都很新,

你要學著用你的方法去習慣、去克服、去體驗,這就是學習,這是無形的,但如果說是有形的,

舉巴塞隆納來說,我會說不管是誰都要來一次:

學建築的沒來看過高第的作品,你確定你學過建築嗎?

學歷史的沒來看過巴塞隆納個歷史,你確定你學歷史嗎?

學藝術的沒來看過畢卡索的博物館,你確定你學藝術嗎?

學地質的沒來巴塞隆納上山下海,你確定你學地質嗎?

這是有形的,但我想不管是誰,只要肯離開孰悉的地方,就是一種新的學習、新的挑戰。

 

#關於認識

這部分是在畢卡索博物館得到的結論,老實說我對於藝術真的是:點到為止,就是聽過而已,

連藝術這種需要眼睛的我都沒辦法說看過了,所以當自己在畢卡索博物館時,我真的是沉默。

沉默的不只是我的嘴,還有我的大腦,因為當我期盼著看完博物館我要知道畢卡索是誰時,

我發現就算看完美一幅畫作、每一個他的生平介紹,到頭來,畢卡索到底TMD是誰,不就是畫家!

我反問自己,到底怎麼樣才是認識?知道他的著名著作?認識他的生平遷徙?背出他的族譜?

更反觀把「認識」帶到現實當中,不要說去認識一個死人(生平資料)了,我頂多敢說我「知道」畢卡索,

但我敢說我「認識」那個誰誰誰嗎?我認得出他、我記得他的名字、我知道他的生日、他的住址、他的電話,我認識他嗎?

到底多深才算認識?我反問我自己。站在心理學的領域裡面,站在諮商的領域裡面,這個問題變得好重要,

你認識這個人嗎?怎麼樣才算認識?怎麼樣才算有關係?以前好像總把所有東西定義得太簡單,

等到遇到有東西沒辦法被定義時,才發現當初的自己有多狹隘、多簡單、多寡聞、多懶惰。

 

#關於同化

這大概是這篇文章裡面比較搞笑的例子,因為連我自己都被自己嚇到想笑了,

在巴塞隆納換了兩間住宿,第二間的住宿盥洗的地方很像台灣游泳池的感覺,一間一間很簡陋,連掛勾都有障礙,

第一天我拚了命把所有東西掛在同一個掛鉤上,不讓東西濕掉,洗澡洗得十分痛苦,

隔天早上當我在刷牙洗臉時,鏡子照射的是一個在最後一間浴室要進去洗澡的西方女孩,他「一個瞬間」脫光,

然後走進浴室,一個就是這裡像是日本澡堂,我突然意識到,對啊,這裡是「女生」盥洗室,只有同一性別、同一構造,

當天晚上,我一個完全沒有尷尬,也就這樣脫到剩下內衣內褲(還是有所隔閡哈哈哈哈)然後默默走進去洗澡,

洗完再次穿著內衣內褲走出來穿衣服,一整個自然而來,也完全沒有人側目,我突然想到,其實這場景也不是第一次。

其實當我在外面脫衣服的那剎那,我內心感慨著:「我怎麼這麼容易被同化。」這是以往從不刻意去留意的,

身處在西方世界,自己身上帶著的是東方文化,大多數人身上帶著的是西方文化,每時每刻我都經歷著衝突,但我不曾察覺,

直到這瞬間我才意識到,在這幾個月的每分每刻當中,其實我都在面臨:被同化、衝突、融合、交流,是吧。

 

#關於夢想

在巴塞隆納唯一講中文的夜晚,就是與高中Facebook好友在餐廳見面的夜晚,

他是台大歷史系的女孩,來巴塞隆納交換一學期,因為真的很喜歡歷史,想往考古發展,所以在這也研究的很開心,

聽著他說他可以在博物館裡面待6小時忘記吃飯、做筆記,去荷蘭幾乎跑了所有博物館,去某個地方就為了那個博物館,

我瞬間體會到了:這就是有夢想的人,因為有熱情,所以他不會疲憊、他想要追尋、他想要得到。

我看的好清楚好清楚好清楚。

關於夢想,對我來說那種感受就是:

你永遠都感受的到在你內心的小小聲音,但是現實總是挑戰著你,到底要不要選擇意識到他。

-

好啦,祝我期末順利,暑假快樂,請大家期待Facebook洗爆你們的板 


arrow
arrow

    Michelle 法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